宁波市秀水街历史街区可持续实践

案例概况
地点:宁波市
类型:历史遗产与保护
面积:5.73 公顷(核心保护区2.53 公顷)
实践主体:宁波市城市规划研究院
资金来源:政府
主题: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传统空间魅力、激发历史街区活力

 

背景
       秀水街历史街区占地面积5.73 公顷,保留院落42 处,其中文保单位1 处,文物建筑8 处,保留建筑面积约2 公顷。区域内保存有桂芳巷陈宅、倪氏桂花厅、秀水街吴宅、孙家巷孙宅、横河街鹤年坊以及广仁街的白衣寺等,建筑精美,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历史信息跨越千年,保护利用价值很高。因地势低,每遇大雨该地块都会严重积水。以2012 年8 月30 日的两场大雨为例,该地块街道最高水深处达1 公尺以上,800 户左右居民家里进水,室内水深也在40 公分以上。该地块现存房屋多数为上百年的木结构房子,每次台风或大雨都会对这些历史建筑形成破损、倒塌等不可逆的破坏;老房子的安全问题同时严重威胁到居民人身安全。为此社区居民多次采用写联名信、到市有关部门信访等方式,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实施对该地块改造。


措施
       1、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秀水街区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变迁信息,每一栋保存至今的建筑都有丰富的历史,规划对其进行了梳理、对街区的前世今生进行文化挖掘。
       2、展现传统空间魅力
       保护区划分:为整体保护秀水街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规划将秀水历史街区分成两个等级的保护范围,即核心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同时,在历史街区以外划定区域控制区。街区空间风貌:历史街区延续和发展从整个街区格局而言,从屋顶风貌和空间格局两方面进行维护。建筑空间风貌:通过对建筑风貌、质量、年代、高度、类型五个方面评估,提出分级保护和更新措施。包括保护、改善、更新、拆除、近期保留过期拆除、迁建六类改造措施。
       3、激发历史街区活力
       疏解人口密度:规划对历史街区的用地布局进行了部分调整,以居住为主要功能,降低人口密度,完善设施,改善街区内外部环境,延续街区传统文化氛围。

       调整建筑功能:在秀水街区有不少文保单位,在采取建筑保护和整治模式的同时,可考虑植入新功能,如旅游观光、文化展示、旅馆、餐饮娱乐、商务办公等功能。
       完善基础设施:在不打破历史街区原有宁静气氛的前提下,保证道路交通的可达性。规划对已公布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对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的建筑和建筑群组的风貌和格局予以修复;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没有传统特色和保留价值的建筑、危房,采取更新的措施,但新建建筑必须依照风貌保护的要求进行设计;对位于需整治地段的一些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及院落内部搭建的危棚简屋,采取拆除的措施,规划作为开放空间使用或恢复原有庭院;街区以外的无法就地保护的部分传统建筑和建筑群,规划建议迁入本街区。根据建筑的具体物质形态在采取建筑保护和整治模式的同时,考虑植入适当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居住功能、旅游观光、文化展示、旅馆、餐馆娱乐、商务办公等。
 

成果
       宁波市秀水街地区作为原公园路鼓楼历史文化街区损失后的补充,结合三江文化长廊建设,作为姚江南岸传统文化腹地。从秀水街向西,经西河街与孝闻街伏跗室街区相通;向南经中山公园、公园路到鼓楼永丰库遗址,通月湖街区,可成为三江文化长廊向老城区辐射的重要关节点。此建议已被三江文化长廊规划所吸收,并列入第二轮《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街区保护扩充范围。

 

      

 

 

Copyright © 2014 同济大学长三角新型城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网站建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