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概况
地点:上海市崇明区东滩
类型:湿地系统保护与开发
面积:东滩西面98 大堤内侧2000 公顷
实践主体:城市
资金来源:政府、企业
主题:湿地公园、鸟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目标:体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整体宇宙观, 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相互尊重, 和谐相处的完美生境
背景
1、作用,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生态最敏感的区域,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而崇明东滩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尤为重要。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向长江排放的水体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各种污染物,东滩的存在相当于一个建在长江口的高效污水处理厂。
2、地位,崇明东滩位于崇明岛东端, 是径流中泥沙在该岛的主要沉降区域之一,也是全岛最具成长性的部分,目前仍以每年140 米左右的速度向外延伸。东滩的面积达718 公顷, 是中国21 个世界重要湿地之一, 也是上海市重点湿地。
3、发展历程,崇明东滩湿地于1992 年被列入5 中国保护湿地名录;1999 年正式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涉禽保护网络;2001 年被列入拉姆萨国际湿地保护公约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2 年1 月,湿地国际秘书处正式接纳崇明东滩为国际重要湿地。
措施
1、规划目标及手段,规划中的东滩湿地公园也提出了六个设想目标: ①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的有效保护;②整体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③使用者的环境体验与教育;④国内外长江河口研究的重要集聚地和研究中心; ⑤农业园区和保护区的功能互补; ⑥以保护经济学促进栖息地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实现。运用生态规划的方法,在充分掌握规划地情况的基础上, 遵循生态变化的规律, 最大可能的体现各方的利益,生态规划不仅仅是湿地本身生态系统的完善, 而且也是湿地与人关系的协调, 通过湿地公园和生态规划两者的结合打造一种旅游活动与自然、人文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2、运营方法及管理,目前国家湿地公园中最有影响力的东滩湿地公园由上海东滩国际湿地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旨在积极探索自然保护与经济开发双赢之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建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国际性生态示范区,创建上海东滩国际湿地公园品牌和管理模式以及该产业之品牌输出、特许经营与知识营运。项目规划建设之初主要依靠企业投资,投入运营后开拓增收渠道,目前盈利依然不错,有关专家日前对东滩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结果发现这里每平方公里土地每年就可以带来46 万元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如果今后得到开发,每年还可创造26 万元的旅游收入和科研价值。
成果
目前,东滩湿地公园一期、二期已完成建设,面积达到1.8 平方公里,共建成绿化面积27 万平方米,共种植苗木品种186 种( 未统计水生植物),湖面面积35 万平方米,原始芦苇面积约40 万平方米,并保留了一定的光滩和沼泽地,在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同时,为候鸟栖息提供了理想场所;据专业统计,到过公园的鸟类品种已达149 种,其中国家二类保护动物14 种,迁徙鸟类最大种群数已超过2 千只;成功展开扬子鳄野生种群恢复研究,自美国引入的野生扬子鳄在公园顺利自然越冬并与浙江长兴引入的扬子鳄成功孵化出第二代扬子鳄,这是扬子鳄种群引入放归科学试验中的重大突破。
东滩湿地公园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唯一一处与候鸟保护区相邻的湿地公园。建成的湿地公园二期草木丰茂,自然引来了不少珍稀鸟类。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 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